当晨曦刺破云层,训练场上定格的手臂与腿脚正在无声地述说着一种精神——那是穿越九十八年风雨,熔铸在钢铁长城中的“建军宏志”。
正步走的定臂定腿练习是对意志最直接的锻造。肌肉颤抖如琴弦紧绷,酸痛如潮水阵阵袭来,但没有人放下那悬在空中的坚持。这一刻,我仿佛触摸到了那跨跃时空的脉搏。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,到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,再到如今边疆的默默坚守,一代代中国军人不正是凭借这种“定”的毅力,定住了国家的疆域,定住了民族的脊梁吗?这看似简单的动作,蕴含的却是听党指挥、服从命令的纪律内核,是令行禁止、绝对一致的作风要求。我们将颤抖的手臂再抬高一分,将发颤的腿再定住一秒,便是在用青春的汗水,回应那份保家卫国的宏志初心。
夜晚,当《国家》的旋律在星空下响起,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……”的歌声汇成海洋,白日所有的疲惫,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归宿与意义。定臂定腿的“苦”,是为了守护千万个家庭的“甜”;个人意志的磨练,是为了融入国家强大力量集体。这首歌,让抽象的“国”与具体的“家”在心中紧密相连,让历史的宏志与当下的责任产生强烈的共鸣。
六日军训,我们学习的不仅是队列动作,更是在亲身体验中,读懂那份“建军宏志”的深沉与崇高。它并非遥不可及,它就蕴藏在每一次咬牙坚持里,回荡在每一句真情的歌唱中。这份宏志,由先辈用热血书写,正由我辈用行动续写。我们定将不负时代,以青春之我,护这锦绣中华!
(一审:张洪林 二审:关淼 三审:王洪才)